黔西晴隆矿区晚二叠世煤地球化学变异的地质成因OA北大核心CSCD
Geological Genesis of Coal Geochemical Anomalies of the Late Permian Coals from the Qinglong Coalfield in Western Guizhou, China
运用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X射线荧光光谱(XRF)、冷原子吸收光谱(CV-AAS)、离子选择性电极法(ISE)、逐级化学提取试验(SCEE)等,结合带能谱仪的扫描电镜(SEM-EDX)和MPV-Ⅲ显微镜下观察的煤岩学特征的分析,对贵州晴隆矿区上二叠统含煤岩系8号煤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煤层中Cu(263.4μg/g)、…查看全部>>
李大华;唐跃刚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系,北京,100083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400042
天文与地球科学
煤地球化学低温热液流体赋存状态晚二叠世晴隆矿区
《地质论评》 2005 (2)
163-168,6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133010)资助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