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Characters of Fe isotope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of banded iron formations from Anshan-Benxi area: implications for Fe source
通过Fe同位素、稀土元素与主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有效制约.BIF的化学成分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并且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表明该地区BIF型贫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低,经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Y、La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该地区BIF是古海洋的化学沉积岩,同时具有…查看全部>>
李志红;朱祥坤;唐索寒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天文与地球科学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稀土元素Fe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8 (4)
285-2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331005)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325008)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1212010711815)基本科研业务费(J07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