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王梵志诗看初盛唐时期民间的地狱观

从王梵志诗看初盛唐时期民间的地狱观OACHSSCD

A Discussion of the Outlook on Hell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ng Fanzhi's Poems

中文摘要

敦煌写本通俗白话诗王梵志诗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了初盛唐时期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狱观.其主要内容有:阎罗王取代了太山府君,成为地狱的主宰;"冥判"是地狱的中心环节;"奈河"已在冥界出现.这种观念世俗化为"七七斋"在民间流行.王梵志诗还反映了初盛唐时期佛教地狱观念与儒家孝道文化在民间的初步融合,表明佛教地狱思想已开始中土化、世俗化.

钱光胜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系,甘肃,合作,747000

社会科学

王梵志诗地狱观敦煌写本初盛唐时期阎罗王奈河"七七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42-46,93,6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