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晚三叠世关岭鱼龙的原始尾弯对比研究

贵州晚三叠世关岭鱼龙的原始尾弯对比研究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True Tailbend Occurred in the Late Triassic:Evidence from Ichthyosaur Skeletons of South China

中文摘要

通过对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卡尼阶法郎组瓦窑段地层中的两件关岭鱼龙属标本的观察、测量,并与早侏罗世鱼龙标本对比研究,发现晚三叠世的关岭鱼龙尾椎中部存在一定数量形态发生变化的侧视呈梯形的椎体,已经具有了传统观点认为只在侏罗纪和白垩纪鱼龙中出现的尾弯,弯角为15°左右(侏罗纪鱼龙尾弯弯角可达60°).这一衍生性状的出现表明晚三叠世关岭鱼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鼎盛时期鱼龙所拥有的尾鳍,并已获得了较强的游泳能力,开始成为完全适应远洋快速游泳的生物,并将以前认…查看全部>>

季承;江大勇;郝维城;孙元林;孙作玉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天文与地球科学

尾弯鱼龙晚三叠世关岭贵州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

黔西、滇东地区拉丁阶-卡尼阶界线层年代地层和生态系

309-31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2001,40672002,40920124002)资助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