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环境演变与孔隙演化

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花港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环境演变与孔隙演化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Evolution of pore and diagenetic environment for the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of Paleogene Huagang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reversal structural belt in Xihu sag, East China Sea

中文摘要

研究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反转构造带古近系花港组深层优势储层成岩环境和孔隙演化过程,采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包裹体分析和激光微区碳氧同位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判识花港组储层的成岩环境经历了弱碱性→弱酸性→酸性→酸碱转换→碱性→弱碱性的演变过程,储层酸性流体介质来源以有机酸为主,大气淡水淋滤为辅.定量计算恢复了花港组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压实作用是降低孔隙的第一重要因素,并贯穿整个地层埋藏过程;处于早晚两期碱性成岩环境之间长时间的酸性成岩环境,…查看全部>>

徐国盛;徐芳艮;袁海锋;丁圣斌;百成钢;周瑞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

能源科技

西湖凹陷反转构造带花港组成岩环境孔隙演化

Xihu sagreversal structureHuagang Formationdiagenetic environmentporosity evolution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

川中震旦系灯影组多期流体充注及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

385-39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41)“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27002-006).

10.3969/j.issn.1671-9727.2016.04.01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