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研究进展OACSTPCD
从针刺、电针、灸法、温针四方面综述近十年国内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四种治疗方法的主要取穴集中于督脉、膀胱经及膀胱体表投影区上的穴位,但治疗的机制与效应不同:针刺注重经气传导,电针注重经气传导与生物电效应相结合,灸法为经气的热传导,温针集合了针刺与灸法二者的优势.故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应在明确治疗机制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从而避免取穴的主观盲目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参考文献34篇.
娄天伟;田梦;毕鸿雁;高振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4
医药卫生
针灸疗法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综述
《山东中医杂志》 2017 (5)
434-436,440,4
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0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