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明清时期文天祥形象的记忆与认同

明清时期文天祥形象的记忆与认同OACHSSCD

The Image Memory and Identity of Wen Tianxia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中文摘要

七百余年来,文天祥一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的诗文更是屡屡成为中小学教科书的内容,他的死体现了成就忠君与自我道德实践的意义,一直为士人所景仰.自他逝后,祭祀一直未断,其诗文也不断被整理付梓,为后人提供了追忆的线索,他曾歌咏的地方也成为名迹,成为士人怀古、吊古、追忆往事的地方,文天祥的诗词与传记在元末明初首先建立了关于他的记忆.从元朝开始,历明清两代,在中央和地方两个系统建立了大量的祠庙祭祀崇敬,形成了对其忠节形象的记忆与身份认同.

杨年丰

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社会科学

明清文天祥形象集体记忆身份认同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51-56,6

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钱澄之研究"(16ZWB002)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