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原则与方式 ——以崇州道明竹编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原则与方式 ——以崇州道明竹编为例OA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Taking Daoming Bamboo Weaving as an Example

中文摘要

历史上对道明竹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非正规的教育方式,即师徒、父子等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转型,这些方式已不能完整地传承道明竹编文化,其传承已出现断层,因此需要转变原有传承方式.文章认为将道明竹编引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中,为竹编文化寻求一个稳定、系统的传承机制,将其开发成一种课程资源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学校教育传承道明竹编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其自身特点,必须按照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活态性、创新性以及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刘茜;杨津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 400715

社会科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则传承方式道明竹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

35-40,6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8.01.005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