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型贫困文化视角下少数民族村落贫困生成OACHSSCD
Poverty generation in minority vill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poverty culture
当前学界对少数民族的贫困文化有诸多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不加批判地借用刘易斯的贫困文化理论,忽视了少数民族基于传统村寨生活而生成的贫困文化和生成于现代阶级社会的贫困文化的区别.以黔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为田野,对少数民族贫困文化的生成进行基于社会结构的生成分析.基于村寨的集体信仰和集体人情、低度村寨经济分化和缺乏财产意识的社会秩序,村民过着低度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保持着劳动与享乐、情义与金钱的生活平衡,从而使得少数民族形成了低产出的糊口农业和非积累性的外出务工方式.
吴海龙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0070
社会科学
传统型贫困文化有序的村寨生活低度均衡低工农产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0)
21-29,9
教育部2014年重大攻关课题项目(14JZD03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