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农学报|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Effects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Following Wheat Which Planted after Maize Peanut Intercropping

中文摘要

为明确适宜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稳产高效的氮肥运筹,在玉米花生间作前茬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材料,以传统施氮量(225.0 kg/hm2)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增氮、减氮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增氮处理及减氮10%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籽粒产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减氮30%处理显著降低了间作茬小麦拔…查看全部>>

孟维伟;张正;徐杰;南镇武;刘灵艳;高华鑫;郭峰;万书波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

农业科技

施氮量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干物质积累产量构成氮肥利用

《华北农学报》 2018 (4)

175-180,6

山东省青年基金项目(ZR2015YL06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14CXZ06)山东省2015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山东省2016年度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

10.7668/hbnxb.2018.04.025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