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农业科学|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及水稻产量的影响OA

Effects of Tillage Practices and Wheat-straw Returned to the Field on Topsoil Labi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Rice Yield

中文摘要

[目的]探明耕作措施和秸秆还田方式对耕层土壤(0~20 cm)活性有机碳和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2年在湖北省大法寺镇稻麦复种系统试验基地,设置了免耕(NT)和翻耕(PT)2种耕作方式以及5250(SR3)、3500(SR2)、1750(SR1)、0 kg/hm2(SR0)4种秸秆还田量.[结果]与翻耕相比,免耕显著降低10~20 cm土层土壤总有机碳(TOC)5%~21%、易氧化态碳(EOC)7%~43%、微生物生物量碳(MBC)10%…查看全部>>

王丹丹;曹凑贵

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医学系,河南周口466000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农业科技

秸秆还田免耕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产量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32)

123-127,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7YFD03014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662017JC007).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