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期遮光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Effect of Shading at Filling Stage on Yield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为了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生长期间连阴雨弱光逆境灾害天气,以来自湖北、安徽、江苏、河南等省的48个小麦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在小麦灌浆期利用遮阴网进行遮光处理,分析遮光处理(AS)与不遮光处理(对照)不同小麦品种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并进行耐弱光性聚类分析,筛选弱光适应性小麦主栽品种.结果表明,灌浆期遮光处理所有小麦品种生物量、产量、千粒质量、穗粒数均呈降低趋势,而且降低幅度因品种而异,产量降低幅度高于生物量、千粒质量、穗粒数;灌浆期遮光处理植株秸杆干质量占比增大.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质量、产量均受品种、遮光极显著影响,穗粒数和千粒质量的降低是遮光导致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生物量降低幅度、秸杆干质量占比增加幅度、千粒质量降低幅度及三者之和均与产量降低幅度呈显著正相关,以上述指标进行耐弱光性聚类分析将参试小麦品种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弱光敏感型、中间型和弱光钝感型,其中弱光钝感型品种有襄麦56、襄麦D31、南农0686、襄麦55、皖西麦0638、郑麦9023、扬麦22、郑麦7698、皖科06290、漯麦6010、荆州102、阜麦8号、农大195、扬麦158、阜麦9号,这些品种可以作为弱光适应性小麦主栽品种.
李刘龙;李秀;王小燕
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 434025长江大学农学院/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荆州 434025
农业科技
小麦遮光灌浆期耐弱光性产量品种筛选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5)
晚播条件下稻茬小麦产量形成机理研究及晚播效应分析
31-39,9
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1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157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