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学报|稻-麦轮作条件下2种施肥模式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磷径流流失比较

稻-麦轮作条件下2种施肥模式作物产量和农田氮磷径流流失比较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Comparative of Two Fertilization Modes on Crop Yields and Nitrogen/Phosphorus Runoff Losses Under Rice-wheat Rotation

中文摘要

稻-麦轮作是太湖流域典型的集约化粮食作物种植体系,化肥用量大,氮磷流失控制广为关注.采用大区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习惯施肥(FP)和优化控制施肥(CM)2种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氮磷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同时探讨了2种施肥模式下农田径流水中各形态氮、磷的特征和径流氮、磷损失的差异.结果表明:优化控制施肥水稻和小麦地上部总生物量、籽粒产量、植株地上各部位养分(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与习惯施肥差异不显著(P>0.05);优化控制施肥水稻和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大于习惯施肥(P<0.05),磷肥偏生产力也相似.稻季和麦季优化控制施肥径流水中各形态氮、磷浓度小于习惯施肥,甚至达到显著水平(P<0.05);稻季、麦季和完整轮作期优化控制施肥总氮、总磷的累积流失量显著小于习惯施肥(P<0.05).优化控制施肥模式不仅能保持水稻和小麦的籽粒产量,而且能显著减少稻-麦轮作体系的氮磷流失,可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加以推广和利用.

王新霞;左婷;王肖君;黄山;王剑;冷明珠;倪吾钟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浙江省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安吉 313300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58

农业科技

水稻小麦施肥模式籽粒产量径流流失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

20-27,8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101-012)

10.13870/j.cnki.stbcxb.2020.03.0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