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血散薯块根内生真菌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血散薯块根内生真菌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Study on the Bioactivity of 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an Endophytic Fungus Isolated from Root Tuber of Chinese Medicinal Plant Stephania dielsiana

中文摘要

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是从血散薯块根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为了解该内生真菌的生物学活性,采用滤纸药膜法、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带药培养基涂布法分别测定了该菌发酵产物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虫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结果 表明,发酵产物的石油醚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虫和抗菌活性.其中,对玉米象具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处理72 h的LC50值为2.295 1 mg/cm2.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还具有较好的驱避活性,处理48 h后在3.932、7.863、15.726 mg/cm23个浓度梯度下对玉米象的驱避率均大于62%.石油醚萃取物对辣椒炭疽病菌、水稻胡麻叶病菌、茶轮斑病菌、甘蓝黑斑病菌、甘蔗凤梨病菌、烟草黑胫病菌、玉米大斑病菌、金橘砂皮病菌、贡柑链格孢菌9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辣椒炭疽病菌、烟草黑胫病菌、金橘砂皮病菌3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处理72 h的EC50值分别为0.117 3、0.071 6、0.054 7mg/mL.石油醚萃取物对产气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10种动物病原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处理24 h的MIC值为0.125~0.500 mg/mL.上述结果表明,血散薯内生真菌Peri-conia igniaria Stdif10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显著的抗虫和广谱的抗菌活性,且石油醚萃取物活性最佳(活性物质极性较低).

林伟;骆海玉;邓业成;邓志勇;颜桢灵;张泽;王瑞昊;汤夏安;冯蓓蓓

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生物科学

血散薯内生真菌触杀活性驱避活性抗真菌活性抗细菌活性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1)

75-81,7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81013,2016GXNSFAA380207,2016GXNSFBA380049)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080)广西珍稀濒危动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KN.17-A-02-02)广西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点建设基金项目(EDPC2018002)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1.0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