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特性和产量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TPCD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Yield of Potato
以辽宁省主推马铃薯品种辽薯6号为试验材料,采取膜下滴灌种植模式,在底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750 kg/hm2的基础上,设置5个追施氮水平(N1:0 kg/hm2;N2:60 kg/hm2;N3:105 kg/hm2;N4:180 kg/hm2;N5:225 kg/hm2),以滴施方式追施,研究施氮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马铃薯叶、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以N5处理最高.块茎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N3处理最高.马铃薯的干物质转运量、转移率、平均薯块质量、单株薯块质量、产量均以N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为46.5 t/hm2,分别较N1、N2、N4、N5处理提高92.9%、78.2%、9.7%、18.6%.相关分析表明,马铃薯的干物质积累量、积累速率、转运量、转移率与平均薯块质量、单株薯块质量和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N3处理通过对马铃薯叶、茎及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调控,提高了叶和茎干物质向块茎的转运量和转移率,进而增加了平均薯块质量、单株结薯质量和产量.综上,追施氮量以105 kg/hm2最佳.
崔亮;KRISTIINA Laanemets;刘冠求;TERJE T(a)htj(a)rv;MATI Koppel;周桦楠;潘家荃;万博;孟令文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爱沙尼亚作物研究所,爱沙尼亚耶盖瓦48309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爱沙尼亚作物研究所,爱沙尼亚耶盖瓦48309爱沙尼亚作物研究所,爱沙尼亚耶盖瓦48309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1
农业科技
马铃薯追施氮量干物质积累干物质分配产量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2)
44-51,8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601383)沈阳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17-154-3-00)中国-爱沙尼亚马铃薯联合育种实验室项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