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肉猪次级产品转化率的历史进程

肉猪次级产品转化率的历史进程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porkers' secondary product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中文摘要

以猪肉生产的肉料比为主轴,讨论由野猪到家猪的饲养生物学效率的发展过程.中国将野猪驯化为家猪与人的定居历史同样久远,分布广泛.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现代工业化社会,猪从初级生产到次级生产的肉料转化生物学效率提高了20多倍.中国氏族社会养猪的肉料比为1∶8~1∶10;农耕社会分散养猪为1∶4~1∶6,而1∶5居多数;目前初级现代化养猪为1∶3.5.中国2017年的初级现代化养猪和分散养猪各占50%.如将分散饲养的猪改为初级现代化饲养,可节约4 005万t食物当量,高于陕西、甘肃、山西三省全年粮食产量之和.猪食与人食虽有部分重复兼用,但其食物生态位差异明显.如将猪食与人食在国家生产规划和统计项目中分别立项,以便为重新构建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提供依据,则既符合生态系统多样性原则,也可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

胥刚;滚双宝;任继周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兰州大学农业农村部草牧业创新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猪肉的次级产品转化率食物生态位农业系统

《草业科学》 2020 (5)

生命周期视角下粮食与牧草类作物生产的环境-经济效能研究

827-83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174)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2019–2023年)

10.11829/j.issn.1001-0629.2020-004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