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在川南再生稻区的两季产量及头季稻米品质差异

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在川南再生稻区的两季产量及头季稻米品质差异OA北大核心CSTPCD

Differences in the two-crop yields and main-crop rice qualities among different hybrid mid-season rice varieties in the ratooning rice region of southern Sichuan, China

中文摘要

川南高温伏旱区杂交中稻因高温逼熟,产量低且稻米品质较差.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提高稻谷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途径.以2015—2016年审定的12个杂交中稻新品种为材料,分别在川南有一定生态代表性的隆昌、江安、富顺、宜宾4个地点采取统一的栽培技术方案,研究了杂交中稻品种与环境对头季稻及其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地点间的头季稻产量、再生稻产量和两季总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2个水稻品种的头季稻产量、再生稻产量均…查看全部>>

徐富贤;蒋鹏;袁驰;王学春;韩冬;廖爽;陈勇;周兴兵;江青山;张林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德阳 618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德阳 618000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内江 641000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 621010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宜宾 644000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绵阳 621023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 内江 641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德阳 618000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宜宾 6440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农业部西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德阳 618000

农业科技

高温伏旱杂交中稻再生稻产量品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 (7)

990-998,9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8YFD0301200)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01-25)资助

10.13930/j.cnki.cjea.200114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