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OA北大核心CSTPCD

Progress and Perspect of Infection Behavior of Ustilaginoidea virens

中文摘要

稻曲病为我国水稻生产上严重影响稻米品质与产量的重要病害,研究稻曲病菌侵染行为可为稻曲病抗性品种选育、防控药剂特异性靶标选择以及防控策略制定等提供理论参考.从稻曲病接种体系、初侵染源、侵染关键期、侵染位点、侵染过程、侵染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当前研究表明,稻曲病菌通过菌核或厚垣孢子越冬后形成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源,在水稻幼穗形成后通过人工注射将稻曲病菌分生孢子液注入水稻穗苞,病菌通过颖壳间隙进入颖内后,首先攻击水稻花丝,阻止水稻花粉成熟,阻断子房受精,劫持水稻营养库进而形成稻曲球.稻曲病菌与水稻花丝的分子识别机制、稻曲病菌如何激发水稻相关灌浆基因的表达进而获取营养物质形成稻曲球可能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胡贤锋;王健;李明;李荣玉

贵州大学 作物保护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作物保护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农业科技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接种体系侵染机制初侵染源侵染关键期侵染位点侵染过程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7)

1-7,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500)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07)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6]2534号)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0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