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农业科学|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沿黄稻区介体灰飞虱有效接种虫量与水稻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OA北大核心CSTPCD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Inoculation Quantity of Small Brown Planthopper and Occurrence of Rice Viral Diseases in Rice Growing Area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中文摘要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RBSDD)和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e dis-ease,RSD)是河南沿黄稻区重要的病毒病,均由介体昆虫灰飞虱传毒所致.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与不同水稻品种病毒病发生之间的关系,于2014—2018年连续5 a在开封市杜良镇调查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并对生产上常用水稻品种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2016年灰飞虱携带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的有效接种虫量最多(194.84万、171.11万头/hm2),2017年和2015年次之,2018年最少.2014—2018年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较为普遍,且2014年和2016年发生较严重,其中淮稻5号的发病率分别为50.6% 和70.8%,均表现为高感;镇稻88发病率分别为30.6%和29.3%,表现为感病和中感.2015年、2017年RBSDD发病较轻,2018年发病最轻.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则一直保持零星发生趋势.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除了在不同品种上表现出差异外,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发病率也有较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由介体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和带毒率决定的有效接种虫量是影响水稻病毒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冯超红;刘文文;杨琳琳;王光华;任应党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8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 / 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华北南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重点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

农业科技

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病毒病灰飞虱高峰期虫量带毒率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7)

87-92,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423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20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6YQ17)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项目(2019ZC32)

10.15933/j.cnki.1004-3268.2020.07.0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