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学报|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OA北大核心CHSSCDCSCDCSTPCD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analysis in Jing-Jin-Ji region

中文摘要

京津冀地区地处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是华北平原关键的生态屏障,在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结合地面观测、遥感监测、模型模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了一套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关键服务的生态本底图谱,分析和评估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结构与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关键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工程等驱动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 表明:(1)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类型以农田为主,占全区面积的49.7%.2000-2015年,聚落面积明显增加,农田面积大量减少,森林、草地、水体与湿地面积微弱减小.(2)多年平均生态系统防风固沙量、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分别为5.61×108 t、74.58× 108 m3、7.98× 108 t,燕山-太行山森林生态区的生态系统关键服务量最高,西北草原生态区其次,京津唐和华北农业生态区较低.(3)2000-2015年,防风固沙量、水源涵养量均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增幅分别0.11 t hm-2 a-1、0.03×104 m3 km-2 a-1;土壤保持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幅为1.08 thm-2 a-1.森林生态区各生态系统服务量均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P<0.05);草原生态区的防风固沙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其他服务量整体变化幅度较小;京津唐农业生态区和华北农业生态区东部的防风固沙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土壤保持量整呈不显著上升趋势.(4)研究区生长季气候趋于暖湿,叠加实施了多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显著提高了区域植被覆盖度,进而提升了生态系统服务量.而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导致部分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下降,生态系统服务量有所降低.

潘梅;陈天伟;黄麟;曹巍

广西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桂林54100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京津冀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学报》 2020 (015)

5151-5167 / 17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10202);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QYZDB-SSW-DQC005)

10.5846/stxb20190626135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