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OACSTPCD
Effects of low temperature on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kinetics of maize seedlings
为了探讨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光化学反应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原理,对常温(25℃)和低温处理(2℃)的玉米幼苗叶片进行测量,分别获得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OJIP曲线)和荧光参数,并应用JIP-test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温处理,低温胁迫下玉米叶片最大荧光(Fm)和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分别减少55.3%和65.9%,而初始荧光(FO)基本没有变化;对O-P相的荧光参数进行标准化的WOJ和WJI增大,但WIP减小;J和I相的相对可变荧光Vj和Vi表现相反,Vj增加19.7%而Vi减少16.4%;反映PSⅡ供体侧活性的FK占振幅FO-FJ的比例WK增加44.7%,放氧复合体的组分OEC减少13.1%;反映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的参数Sm、MO、N分别增加210%、49.6%、294%;表示量子产额或能量分配的 φPo、ψO、φEO分别减少24.9%、6.82%、29.7%,φDO增加141%;反映单位反应中心活性的参数ABS/RC、TRO/RC、ETO/RC、DIO/RC分别增加70.4%、24.7%、16.1%、328%,而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密度RC/CSO减少37.4%;表示光合性能的参数PIABS、PICSm分别减少81.6%、90.6%.综合分析玉米叶片光合过程对低温胁迫敏感,其表现的低温逆境防御保护机制是:PSⅡ供体侧的放氧复合体损伤,导致PSⅡ供体侧提供电子的能力下降,反应中心失活数量上升,而单个反应中心的效率增强,多余能量以热量形式散失,减少活性氧(ROS)的产生;低温胁迫造成的玉米叶片PSⅡ供体侧损伤,将抑制电子的传递,进而影响光合能力.
李书鑫;徐婷;李慧;杨文莹;蔺吉祥;朱先灿
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 长春130102安徽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 芜湖241000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 长春130102中国科学院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 长春130102东北林业大学 园林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生物科学
电子传递光合作用光化学效率PSⅡ反应中心
《土壤与作物》 2020 (3)
221-230,10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项目(201826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