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壤与作物|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OACSTPCD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field soil temperature, biological traits and yield in potato

中文摘要

为探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覆膜、添加秸秆、添加秸秆再覆膜不同种植模式,以普通种植方式为对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平均温度差异为: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覆膜栽培处理>添加秸秆处理>普通种植(CK);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的株高、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株高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9% ~39.6%,茎粗较其他处理增加了13.7% ~22.6%;添加秸秆再覆膜处理产量达到44022 kg·hm-2,比对照(21091 kg·hm-2)增产109%;覆膜处理产量39490 kg·hm-2,比对照增产87.2%;添加秸秆处理产量为22211 kg·hm-2,比对照增产5.3%.因此,添加秸秆再覆膜的处理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田间土壤温度、增强植株长势、增加产量.

达娃普尺

西藏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西藏 日喀则857000

农业科技

马铃薯栽培模式土壤温度生物性状产量

《土壤与作物》 2020 (3)

271-276,6

2019年日喀则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脱毒马铃薯"200902"新品系鉴定》.

10.11689/j.issn.2095-2961.2020.03.0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