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源区典型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nutrients in the alpine forest-grassland ecotone at Minjiang headwaters
高山林草交错带是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林草交错带植被类型和植物群落特征受气候变化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共同影响.然而,这一敏感生态带内主要土壤养分状况及海拔梯度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19年6月上旬,对岷江源区两处高山林草交错带按不同植被带(草甸区-高寒草甸、树种线-亚高山灌丛带、树线-乔灌带、密闭森林-暗针叶林)分别在0-10和10-20 cm土层取土样,测定土壤有机碳、总氮、总磷、pH和土壤水分含量,分析土壤碳、氮、磷和水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植被类型是影响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子;草甸区土壤全碳(total carbon,TC)、全氮(total nitrogen,TN)、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0.05),树种线、树线、密闭森林处土壤TC、TN、SO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树线处土壤总磷(total phoshorus,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带(P<0.05);土壤全碳、全氮、有机碳土壤含水量(soil variable water content)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在树种线处土壤各理化性质间相关性最弱;树线处土壤化学计量比较大,且该植被类型带土壤C:P、N:P的空间异质性很强.结果表明,虽然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树种线、树线、密闭森林处的C、N、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树种线和树线处植被对土壤养分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显著(P<0.05).
宋怡珂;石凝;白景文;盖艾鸿;周俊;王金牛;孙建;何家莉;查琳;Niyati Naudiyal;周天阳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岷江源高山林草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
《草业科学》 2020 (10)
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树线交错带植被时空动态下的叶片功能性状变化格局
1970-1978,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144045、31971436)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CS-OP-2018-0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