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土壤与作物|连续深松对黑土区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连续深松对黑土区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OACSTPCD

Effects of continuous subsoiling o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rhizosphere soil of maize in Mollisols

中文摘要

为阐明连续多年深松对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6-2018年以翻耕为对照,设3个深松年限(1 a、2 a、3 a)和3个深度(25 cm、35 cm、45 cm)共10个处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0~20 cm土层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表现具有年际间差异,2018年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及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较2017年分别增加66.4% ~79.4%、31.7% ~62.1%、13.4% ~50.9%、19.6% ~74.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蓝藻门(Cyanobacteria)则显著降低.2018年,各处理Shannon、Chao1、ACE指数均低于CK,降幅分别为0.16% ~2.07%、0.9% ~5.19%、0.17% ~5.86%.相同深松深度下,深松2年细菌群落多样性及丰富度均高于深松1年,深松年限越短、深度越深越有利于细菌群落丰富度与多样性提高,45 cm较35 cm、25 cm、CK增幅0.37% ~3.76%、0.07% ~1.63%、0.41% ~0.48%;深松持续年限越长,浅松处理效果最佳.深松较翻耕可提高变形菌门、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降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相对丰度.深松较翻耕可提高溶杆菌属、Areni-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降低链霉菌属、类诺卡氏菌属、伦茨氏菌属相对丰度.土壤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气象比呈负相关关系,Simpson指数与土壤E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细菌群落受土壤温度、pH、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影响较大.上述研究有助于从微生物角度分析黑土区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机理,为提升黑土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

杨彦明;周祎;张博文;张兴隆;刘景辉;郑海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 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农业科技

深松黑土高通量测序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与作物》 2020 (4)

367-379,13

农业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试点项目(2016-GC0082-5).

10.11689/j.issn.2095-2961.2020.04.0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