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栽培方式对红壤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栽培方式对红壤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Effects of Cultivation Method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in Red Paddy

中文摘要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推行轻简栽培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是不同栽培方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尚不清楚.以江西双季稻田为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移栽、直播、机插和抛秧这4种栽培方式对红壤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16S rRNA的结果表明,4种栽培方式下红壤性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在早稻季和晚稻季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酸杆菌门(Acidob…查看全部>>

林小兵;时红;武琳;成艳红;才硕;黄尚书;何绍浪;黄欠如;张昆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江西南昌 330201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 330013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江西省灌溉试验中心站,江西南昌 330201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进贤 331717

农业科技

栽培方式红壤性稻田16S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学报》 2020 (11)

2206-2214,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906-03)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BBH80020)江西省水利科技项目(KT201630KT201738)

10.16258/j.cnki.1674-5906.2020.11.008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