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生野生动物的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Suppressive and active protective actions in aquatic wildlife conservation?
三十多年来,人们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的保护地建设、迁地保护、人工保种、人工驯养、人工繁育、人工养殖、增殖放流、生态修复等保护方式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这反映了人们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目标、保护方式认识不一致甚至对立的问题,而其根本在于缺乏一个能够适应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需求和特征的理论话语体系.本文基于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目标认知和设置的差异,基于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中人工干预方式的差异,尝试以"物种保护与生态保护"、"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两个维度为框架建…查看全部>>
杨海乐;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2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223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物种灭绝保护地建设人工繁育人工养殖
《湖泊科学》 2021 (1)
1-10,10
农业农村部"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财政专项(CJDC-2017-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0JBF01)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创新团队项目(2020TD08)联合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