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泊科学|19882016年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19882016年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Dynamics of taxonomic and function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macrozoobenthos and the underlying driving factors in Lake Dongting during 1988 and 2016?

中文摘要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其水文条件对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维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水环境恶化日益威胁湖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然而,有关底栖动物水生态健康评价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物种群落结构方面,缺乏底栖动物群落功能对水污染响应的研究,尤其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因而,本研究分析了19882016年近30 a来洞庭湖的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数据,探寻底栖动物群落功能对水环境恶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洞庭湖水体总氮浓度是威胁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变动的主要因素.此外,不断恶化的水环境驱动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结构改变,表现为敏感水生昆虫的比例下降,寡毛类、小型软体动物比例的上升,并伴随着体长为1.00~1.99 cm、背扁型、侧扁型、不移动等功能性状类别比例的下降.同时,水环境恶化降低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和劳氏二次熵多样性.基于距离的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水体氮营养盐、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共同驱动底栖动物物种群落结构的变异,而营养盐类与无/有机污染物决定着其功能群落结构的变异.鉴于洞庭湖水质不断恶化的状况,本研究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管控湖区周边废水直排入湖、取缔湖区内的非法采砂以及调控枯水季洞庭湖水位等.生物监测和评价方面,建议将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群落一并纳入评价体系,且优先选用物种丰富度、功能丰富度和劳氏二次熵指数评估换水周期较短的大型浅水湖泊水质变化对底栖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王丑明;张屹;田琪;黄代中;高吉权;刘云志;龚正;陶世新;孟星亮

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岳阳414000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

洞庭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落

《湖泊科学》 2021 (1)

采砂业对洞庭湖底流区大型底栖动物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218-231,14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基金项目(2017HB209600100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495)联合资助.

10.18307/2021.011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