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OACSTPCD

Effect of lapar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resection in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t unfavorable positions of the stomach and its impact on immune function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GISTs)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胃不利部位GISTs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46例.开腹手术组行开腹GISTs切除术,腹腔镜组于腹腔镜下行GISTs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复发率和存活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手术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开腹手术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8%,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肠间质瘤切除术治疗胃不利部位GISTs患者疗效显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完整切除病变组织,有利于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程国凌;王松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惠济院区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00

医药卫生

腹腔镜胃不利部位胃肠间质瘤首次排气时间术中出血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 (021)

5-8 / 4

10.7619/jcmp.2020210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