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和紫云英联合还田下施氮水平对水稻产量及土壤氮素形态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inputs on rice yield and soil nitrogen forms under incorporation of rice straw and Chinese milk vetch
[目的]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时其有机成分的分解和释放具有互补性.研究紫云英和稻草联合还田条件下水稻的适宜施氮水平,为稻田绿肥和稻草联合还田后优化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两年定位试验位于江汉平原稻区,在稻草全量还田基础上,设置冬季种植并翻压紫云英和冬闲两种模式.水稻季氮肥处理设不施氮(N0)和常规施氮量(N 165 kg/hm2)的50%(N50)、100%(N100)和150%(N150)共4个水平,以不施氮、冬闲和稻草不还田作为空白对照,共9…查看全部>>
朱强;张静;郭再华;耿明建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0
绿肥稻草还田氮肥用量氮素回收率土壤有机氮组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12)
2177-2183,7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312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