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勘探与开发|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古岩溶地貌恢复及其油气地质意义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Reconstruction and petroleum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lithofacies paleogeography and paleokarst geomorphology of the Middle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in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SW China

中文摘要

基于野外剖面、地震、测井及钻井等资料分析,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对四川盆地西北部(简称川西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岩相古地理及古岩溶地貌特征进行恢复并探讨其油气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川西北地区茅口组可进一步划分为LSC1、LSC2.LSC3共3个长期旋回,分别对应茅一段、茅二段、茅三段.受上扬子地块北缘勉略古洋盆扩张所形成的伸展构造及地慢柱隆升产生的基底断裂控制,在北西西及北东方向产生构造分异,沉积基底自北向南呈幕式沉降,导致茅一段一茅三段沉积体系由碳酸…查看全部>>

钟原;谭秀成;杨跃明;文龙;罗冰;肖笛;李明隆;陈聪;赵立可;芦飞凡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610500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6105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成都61005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4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610500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分室,成都610500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41

能源科技

中二叠统茅口组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古岩溶地貌沉积相四川盆地西北部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21 (1)

四川盆地栖霞组非均质砂糖状白云岩交织共生与储层形成机理

81-9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14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9M651785)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2020CX010000)

10.11698/PED.2021.01.07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