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锂负极的成核机制与载体修饰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Nucleation Mechanism and Substrate Modification of Lithium Metal Anode
金属锂具有电位低、比容量高等突出优点,是极具吸引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负极材料,然而存在枝晶、死锂、副反应严重、库伦效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金属锂负极的成核是电化学沉积过程中的重要步骤,锂在集流体或导电载体上的均匀成核和稳定生长对于抑制枝晶死锂、提高充放电效率和循环性能具有关键作用.本文从成核机制与载体效应的角度概述了锂金属负极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锂成核驱动力、异相成核模型、空间电荷模型等内容,分析了锂核尺寸及分布与过电位…查看全部>>
邱晓光;刘威;刘九鼎;李俊志;张凯;程方益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转化与存储交叉科学中心,天津300071
化学化工
金属锂电池枝晶成核机制载体改性
《物理化学学报》 2021 (1)
碱金属Na/K离子快速传输的关键电极材料及电池应用
73-83,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206702,2016YFA0202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925503,21835004)和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19QNRC001)资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