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系统能量耦合特性分析OA北大核心CSCD
Analysis of energy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cogeneration units 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integrated system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为了提高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调节灵活性,同时增加系统调峰能力和可再生能源入网比例,本工作提出一种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集成的新方案.该方案在强化供热阶段采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存电能并利用压缩热供热,提高系统供热比例;强化供电阶段利用热电联产机组抽汽加热膨胀机入口空气,提高系统发电比例.该方案相对于参比系统的(火用)效率可提升4%~31.4%,热电比也得到了明显拓宽.研究比较了不同部件参数对系统热效率、(火用)效率及热电解耦性能的影响,并在此…查看全部>>
王晓露;郭欢;张华良;徐玉杰;刘英军;陈海生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信息技术与安全科学
压缩空气储能热电联产热电解耦(火用)分析
《储能科学与技术》 2021 (2)
热电联产与绝热压缩空气储能互补集成及热电解耦特性
598-610,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9036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6222),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国际伙伴计划(182211KYSB20170029),贵州省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平台能力建设(黔科合服企[2019]4011),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北京重点实验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