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学报|从舌诊发展源流看舌"胎"到舌"苔"的转变

从舌诊发展源流看舌"胎"到舌"苔"的转变OACSTPCD

The Change from Tongue "Coating(胎)" to Tongue "Coating(苔)"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ongue Diagnosis

中文摘要

舌诊起步于《黄帝内经》,此时理论主要为经络的生理病理与舌体之间的关系,未涉及苔质.张仲景首提"胎"字,注意到"舌"与"胎"的区别,将"舌上胎"的概念运用于判断疾病病机与遣方用药中.之后有巢元方观舌辨病,孙思邈舌与脏腑病变关系等理论补充.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的问世,标志着舌诊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温病学家的出现使得舌诊的发展达到了成熟.在文字上,明代以前的文献中,都写作"胎",吴鞠通之后才普遍改作"苔"."舌胎"到"舌苔"的转变并不只是单…查看全部>>

朱石兵;沈澍农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医药卫生

舌苔舌胎舌诊《黄帝内经》《敖氏伤寒金镜录》

《中医学报》 2021 (1)

58-62,5

10.16368/j.issn.1674-8999.2021.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