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SR标记的火龙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OA北大核心CSCD
Genetic Characterizaiton of Pitaya Accessions based on ISSR Analysis
为明确火龙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以69份火龙果核心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火龙果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条ISSR引物共检测到2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232个,多态性条带百分比(PPB)为93.9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9189;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9084,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606,期望杂合度(He)为0.2750,Nei氏基因多样性(H)为0.2616,香农信息指数(I)为0.4190.火龙果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为0.0707?0.6741.基于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火龙果种质资源分为6大类群,第Ⅰ类群为红皮白肉类型,包括25份种质;第Ⅱ类群有19份种质,全部为红肉或紫红肉类型,包括红皮、青皮、橘黄皮类型;第Ⅲ类群包含类型较杂,包括粉肉、双色类型和水晶系列品种;第Ⅳ大类为黄皮白肉类型;第V类和第Ⅵ类群均仅有一个种质,单独自聚一类.研究结果为火龙果种质资源的分类、保存与利用、遗传进化等研究及杂交组合选配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武志江;黄凤珠;黄黎芳;陆贵锋;梁桂东;李祯英;刘朝安;邓海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农业科技
火龙果ISSR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种质资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1)
47-53,7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7GXNSFBA198012)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B16380058桂科AD1828108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