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F1群体构建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OA北大核心CSCD
Construction of Sugarcane F1 Population and Main Agronomic Traits Genetic Variation Analysis
分离群体是进行作物遗传图谱构建、性状遗传研究、性状调控关键基因挖掘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崖城94-46'和'新台糖22号'杂交获得了209个杂交单株,通过SSR标记鉴定真假杂种和剔除病死单株,获得了1个包含145个杂交后代的F1群体.F1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分析表明,8个性状都存在双向超亲现象,变异系数范围为9.23%~56.78%,8个性状的频数分布均呈连续正态分布,均为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甘蔗丛重与株高、茎径和丛有效茎显著正相关,决定系数为0.92;丛糖含量主要由株高、茎径、锤度和丛有效茎4个因素决定,决定系数为0.94.研究结果为利用甘蔗F1群体开展遗传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甘蔗育种中重点选择性状确定提供参考.
徐志军;孔冉;苏俊波;周峰;张垂明;吴小丽;刘洋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9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9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91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海南三亚 572024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海南三亚 572024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湛江 52409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省旱作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湛江 524091
农业科技
甘蔗栽培种F1群体农艺性状遗传变异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2)
333-338,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No. 2018YFD100050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专项资金项目(No. 17CXTD-07)农业农村部科研设施专项糖能兼用甘蔗试验示范基地运行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