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风景园林|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人本视角评价—以香港为例

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可达性的人本视角评价—以香港为例OA

Evaluating Human-Centered Accessibility of Open Space in High-Density Cities: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

中文摘要

城市居民能够方便且平等地享用休憩用地,是评价城市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要方面.然而目前休憩用地(开放空间)评价往往将人均绿地面积作为核心指标,忽略其实际分布与使用情况,亦较少结合市民实际步行路线或考虑使用者对步行网络的认知.以香港的休憩用地为例,借助三维空间设计网络分析(3D sDNA)技术,基于认知寻路机制模拟行人路线选择,讨论如何评估休憩用地的实际步行可达性.进一步结合人口密度、老龄人口比例、收入水平等社会特征变量,识别休憩用地不足但人口密度较高或…查看全部>>

张灵珠;崔敏榆;晴安蓝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与水利

高密度城市休憩用地(开放空间)人本视角步行可达性公平性社区生活圈

《风景园林》 2021 (4)

新数据支持下的轨道车站地区三维空间潜力与活力评价模型研究

34-39,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2008297)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开放课题(编号2020010205)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策略性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编号S2017.A7.004.17S)

10.14085/j.fjyl.2021.04.0034.06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