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OACSTPC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muscle atrophy tissue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患者肌肉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与该病相关基因.方法 选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GSE21497芯片,通过R语言软件筛选出差异基因.将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用网络.使用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MCODE)筛选相互作用紧密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筛选得出29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个上调表达基因,286个下调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中,差异基因主要存在于肌质、肌膜、肌球蛋白复合物等结构,主要涉及肌肉构成和β-连环蛋白、热休克蛋白等物质的结合,主要参与肌肉系统发育、调控细胞分化与凋亡、突触修剪等过程.通过蛋白质互相作用网络(PPI Network)筛选出18个可能与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TNNI1、GYS1、C1QA等.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可为深入探索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黄为琰;张文清;郑诗豪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福州,350122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福建福州,350001
医药卫生
脊髓损伤后肌肉萎缩差异表达基因基因表达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 (004)
1-6 / 6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6Y00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