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水土保持研究|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

微地形重塑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水沙及植被的影响OA北大核心CSCD

Impact of Microtopographic Reconstruction on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and Vegetation of Large Waste Dump Platform

中文摘要

针对大型排土场平台治理短板,探究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改善地表微环境.以大型排土场平台不同微地形改造加植物措施为研究对象,利用径流小区观测设施对研究对象次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开展了连续观测,并进行了植物群落学特征调查.结果表明:大型排土场平台实施微地形组合加植物措施的削流、减蚀、生物多样性方面明显强于单一覆土种植措施;实施微地形改造方法的小区年径流量及泥沙量呈逐年减少趋势,组合微地形改造方法加植物措施的削流率和减蚀率最高,分别达到62.03%和88.81%;且对小雨强时产流和产沙的控制效果最好,与单一的覆土种植措施相比,径流量减少72.6%,泥沙量减少90.4%;组合微地形改造加植物措施防护效果最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35,0.87,1.94;合理的微地形组合方法加植物措施能使植被的恢复效果充分发挥,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塑造出不同的微生境,是治理大型排土场平台"顽疾"的有效措施之一.

田秀民;马春霞;鲁旭东;郭建英;张铁钢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0内蒙古水土保持监测站,呼和浩特 010020包头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内蒙古 包头 014030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0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20

农业科技

排土场平台微地形重塑产流产沙物种多样性

《水土保持研究》 2021 (3)

74-82,9

修回日期:2020-07-09资助项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研专项项目"半干旱生态脆弱区人为干扰下水土保持技术研究"(MK2017J04)"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5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