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上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生长状况及其对锰的累积特征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Growth status of Lolium perenne and Medicago sativa and their manganese absorption in manganese residue-soil mixed matrixes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探讨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在电解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中的生长状况及其对锰(Mn)的吸收特点.结果表明:土壤添加7%、14%、21%、28%、35%的电解锰渣后,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发芽率明显下降,而总生物量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两种植物的株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黑麦草.随着电解锰渣添加量的增加,黑麦草中光合色素含量增加,在锰渣添加为14%时叶绿素含量最大,显著高出无锰渣对照34.7%(P<0.05);紫花苜蓿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锰渣添加先增加后下降,在锰渣添加量为14%时达到最大,分别高出对照59.7%、28.0%.在土壤中添加锰渣后,紫花苜蓿中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提高,而黑麦草中MDA含量、SOD、CAT和POD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黑麦草的耐受性大于紫花苜蓿.同时,在锰渣-土壤混合基质上紫花苜蓿、黑麦草的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锰含量均随着电解锰渣的添加量增加而提高,总体上黑麦草的富集系数大于紫花苜蓿,而对Mn的转移能力是紫花苜蓿大于黑麦草.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植物都可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备选植物,但锰渣对紫花苜蓿的抑制作用大于黑麦草,因此,黑麦草更适合作为锰渣堆场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
敖慧;刘方;朱健;陈祖拥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 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牧草电解锰渣耐受性抗氧化酶富集能力先锋植物
《草业科学》 2021 (4)
煤矿废弃地煤矸石-水界面锰迁移的生态规律与调控机制
673-682,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6124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94)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7]5788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