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泊科学|贵州高原花溪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动态分析

贵州高原花溪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及种间联结性动态分析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Dynamic analysis of niche an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dominant phytoplankton species in Huaxi Reservoir of Guizhou Plateau

中文摘要

为了解贵州高原花溪水库在2017年3月生态调控蓝藻水华后,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构的稳定状况,于2017年4月-2018年1月4个季节对花溪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方差比率法、卡方检验和联结系数对主要浮游植物群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出现优势种4门11种,其中硅藻门的尖针杆藻(Synedra acusva)和梅尼小环藻(Cylotella meneghiniana)在4个季节都为优势种,对水环境状态指示明显.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0.120~0.814,主要由广生态位种和窄生态位种组成.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的变化范围为0.101~0.936,生境越相似的种对重叠值越大.方差比率法结果分析显示,优势种对间总体呈显著正关联.通过卡方检验后发现38对藻种中联结性显著的有9对,主要分布在夏、秋季,体现了花溪水库群落结构受人为干扰和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呈"不稳定—稳定—不稳定"的交叉演替模式.

马一明;李秋华;潘少朴;旷攀;金爽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贵州省国际合作研究基地-水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贵州省国际合作研究基地-水生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1

浮游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种间联结花溪水库

《湖泊科学》 2021 (3)

喀斯特地区重金属污染过程与防控机制研究

785-79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612442)和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20]6009、[2018]5805和黔科合支撑[2020]4Y009号)联合资助.

10.18307/2021.031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