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厌恶"郑声",给它打上了"淫"的评价,提出了"思无邪"的论诗准则,两者似乎存在矛盾之处,这需要从"郑声"的含义以及孔子"恶郑声"的原因来探讨.而宋代朱熹又以"郑声淫"为借口提出"郑风淫",企图以圣人言论增加自己学说的权威性,以主观态度阐述"郑风淫"的原因,给后人留下了误导性倾向.
作者:孙凤云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分类:社会科学
中文关键词:"郑声淫""思无邪""郑风淫"
刊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4)
页码/页数:73-76,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