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热带作物学报|不同种源多油辣木的形态变异分析

不同种源多油辣木的形态变异分析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中文摘要

为揭示不同种源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的形态多样性、变异程度以及各种源的表型特点.对云南省引种栽培的世界范围内10个种源多油辣木的15个表型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油辣木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复叶长变异幅度最大,变异范围为6.052~14.325 cm,变异系数为25.192%,其次为种子千粒重、小叶长、种子长和小叶宽,而小叶对数的变异幅度最小,变异范围为4~6,变异系数为9.420%,侧脉数目和可育花药数量无表型变异;主成分分析显示多油辣木种源间的形态差异主要来源于小叶面积、小叶长、花瓣颜色、小叶叶型和种子长;UPGMA聚类分析表明,10个种源可以归为两大类群,其中中国台湾、缅甸实皆与印度南部班加罗尔的种源归为一个类群,缅甸木各具、肯尼亚、美国、古巴与印度北部新德里的种源归为另一个类群.不同种源地的多油辣木在其种源地因人为筛选或环境适应而形成了在叶片和种子的形态指标上较高的形态分化,因此,建议不同种源在良种选育时可根据利用部位的不同而选择培育方向.

贺思腾;魏静;吴疆翀;郑益兴;张燕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3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普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云南普洱 66500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33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管养中心,河南郑州 45116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33

农业科技

多油辣木形态变异主成分析聚类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6)

1566-1571,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o.CAFYBB2016QB011)"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No.2017YFD060070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971696).

10.3969/j.issn.1000-2561.2021.06.00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