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物玛地区原"晚古生代"混杂岩块中发现中生代化石OA北大核心CSCD
Mesozoic fossils were found in the original"Late Paleozoic"Mélange blocks at Wuma area in western part of the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张少文;纪占胜;武桂春;李涌溪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萨波直不勒组吐卡日组珊瑚孢粉
《地质论评》 2021 (4)
二叠纪-三叠纪生物演化重大转折时期华南-西藏高精度地层对比
886-900,15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72030、41972034)、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15FY310100)、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11343、DD20160120-02、DD20160120-04、DD20160126)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JKY202017)的成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