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北地质|柴西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铀源分析

柴西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铀源分析OA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uranium source analysis in northwestern Qaidam basin

中文摘要

柴达木盆地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演化共经历了大约两次从断陷-坳陷-挤压隆升的完整大型构造演化阶段.铀矿成矿受构造条件、沉积相、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氧化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盆地内稳定的构造斜坡带对铀成矿最为有利,沉积体系中辫状河三角洲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最有利的容矿砂体.盆地中铀的来源主要有基底铀源、沉积盖层铀源及蚀源区铀源三部分,其中中侏罗统的含煤碎屑岩建造,可作为后生成矿的铀源.

张超;王善博;俞礽安;程银行;冯平;于航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华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天津300170

天文与地球科学

柴西北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铀源

《华北地质》 2021 (2)

67-73,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鄂尔多斯、柴达木等盆地砂岩型铀矿调查(DD20190119)"

10.19948/j.12-1471/P.2021.02.09

评论

您当前未登录!去登录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