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近20年地表蒸散和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OA北大核心CSCD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rface Evapotranspiration and Drought in Anhui Province during Recent 20 Years
蒸散(ET)在地表水平衡和水文循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2000-2019年第6版MODIS遥感产品数据中的蒸散产品数据(MOD16 ET和PET)、土地覆盖类型数据(MCD12Q1)以及安徽省77个气象站点常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水分亏缺指数(CWSI)、变异系数、Theil-Sen's趋势估算方法以及Mann-Kendall(M-K)检验,探讨了安徽省近20年ET、PET和CWS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近20年ET总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6.98 mm·a-1),PET呈不显著增加趋势(3.24 mm·a-1),而CWSI呈现显著下降趋势(-0.004 a-1).空间上,ET介于285-1 282 mm,南部高、北部低,变化趋势介于-25.5-50.6 mm·a-1,总体呈较低和中等波动性变化特征;PET介于1 118-1 673 mm,西部高、东部低,变化趋势介于-34.4-23.5 mm·a-1,总体呈较低和低波动性变化特征;CWSI与ET分布特征相反,介于0.17-0.80,总体呈中等和较低波动性变化特征.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ET大小依次为:林地>草地>农田>湿地>水体>裸地>城镇,而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应PET差异较小,且CWSI与ET排序总体相反.水分条件(即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增加)是安徽省近20年ET增加和CWSI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使得干旱化趋势有所缓解,而辐射条件可能是PET增加的主要原因.
褚荣浩;李萌;谢鹏飞;倪锋;蒋跃林;申双和
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安徽合肥23003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合肥23003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天文与地球科学
MOD16蒸散干旱影响因素安徽省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6)
高温干旱复合胁迫下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与作物光合作用的关联机制
1229-1239,1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08085QD1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51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300905)安徽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重点项目(2018zd07)安徽农业大学引进与稳定人才资助项目(yj2018-5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