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草甸水分利用效率长期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草甸水分利用效率长期变化特征OA北大核心CSC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water us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iciency of Potentilla fruticosa shrubs found in the Qinghai Tibet Plateau

中文摘要

解析高寒草甸水分利用效率连续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高寒草甸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2003–2010年青海海北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连续8年间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和借助于潜热通量(latent heat flux,LE)和蒸发潜热(λ)计算实际蒸散量,进而计算出8年间水分利用效率值,并探讨了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年际尺度上,8年间总初级生产力、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以每年98.55 g·m?2、40.15 mm和138.70 g·(m2·mm)?1的趋势上升;季节尺度上,总初级生产力、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在7月份达到最大值,1月份呈现最小值.2)年均温度、相对湿度和净辐射对全年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贡献率均最高,三者能解释73.50%的全年水分利用效率变异.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3个环境因子在生长季尺度上相对贡献率总值为74.14%.在全年和生长季尺度上,年均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43.09%和30.7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对湿度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因子,全年尺度上还有年均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生长季尺度上主要影响因素还包括光合有效辐射和净辐射.研究结果对于明晰金露梅灌丛草甸水分利用效率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王云英;裴薇薇;辛莹;郭小伟;杜岩功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1

金露梅灌丛青藏高原水分利用效率饱和水气压差净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年均气温

《草业科学》 2021 (9)

1671-1682,12

科技部基础调查专项(2017FY10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532)

10.11829/j.issn.1001-0629.2021-016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