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生态环境学报|10株高效菌株对人工污水净化能力研究

10株高效菌株对人工污水净化能力研究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Study on Purification Ability of 10 Highly Efficient Strains in Artificial Wastewater

中文摘要

城镇化水污染对中国的水安全压力日益严重,而微生物在净化污水上潜力巨大.为筛选优良净化城市污水的优势真菌和细菌,揭示各菌株去除污水特性及规律,对来源于武夷山市污水处理厂处具有代表性的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Link)、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花叶芦荻(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等植物根际土壤中的5株高效细菌(B)和5株高效真菌(F),分别投加到高、中、低质量浓度人工模拟污水和无菌超纯水对照组中,测定经12、24、36、48 h处理后污水中的总氮(TN)、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各菌株对污染物的去除规律和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各菌株对污水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各菌株对污水去除率差异以及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去除效果总体表现为TN>NH4+-N>COD>TP,除TP外,均在中质量浓度污水中去除效果最好.各菌株对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53.75%—80.67%(TN)、27.5%—72.05%(NH4+-N)、36.55%—68.96%(COD)和22.15%—52.15%(TP).(2)去除4种污染物优势菌株各不相同,可总结为3个类型组(F9、B3和B4;F7、F10和B4;F9和B1)以及一个独立真菌F7.去污能力方面,真菌去除污水能力(55.27%)优于细菌处理(52.14%).(3)菌株在不同处理时间下去除效果差异明显,随时间推移TN、NH4+-N、COD和TP质量浓度均呈下降趋势,48 h去除效果最佳.(4)细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多项式模型,真菌菌株平均降解率符合幂指数模型.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质量浓度大小、菌株自身特性和处理时间可能是影响污染物去除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而微生物长时间持续性去污能力和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

潘国营;林凤莲;袁锋;罗倩;高倩倩;李键;吴承祯;陈灿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002

资源环境

污水净化高效菌株TNNH4+-NCODTP

《生态环境学报》 2021 (8)

1695-1705,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130403)福建省林业科技项目(2021FKJ22)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T180134)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8.0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