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泊科学|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及耦合协调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格局及耦合协调性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Temporal-spatial patterns an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中文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的重点区域,从水资源承载系统内的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4个子系统中选取24项指标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综合运用改进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定量评价2012-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过程及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水资源承载力水平表现为:缓慢上升(2012-2015年)、下降(2015-2017年)、再上升的趋势(2017-2018年);(2)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不明显(仅2016年差异显著),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且呈现低值包围高值的空间分布特征;(3)各城市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得分较为均衡,但其他子系统的承载力均差异较大;(4)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人均GDP、城镇化率、第三产业比重和人均水资源量;(5)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水资源承载力与耦合协调度有极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改善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田培;王瑾钰;花威;郝芳华;黄建武;龚雨薇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水资源承载力改进熵权法时空格局耦合协调度长江中游城市群

《湖泊科学》 2021 (6)

基于多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的黄土坡耕地细沟侵蚀过程研究

1871-1884,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061)、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资金项目(A314021402-2005)和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金项目(CKWV2019761/KY)联合资助.

10.18307/2021.062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