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游昕水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归因研究OA北大核心CSCDCSTPCD
Study on the Vari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Runoff and Sediment in Xinshui River Watershed of Middle Yellow River
为了探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水沙情势的影响,选取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昕水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分析流域1958—2015年水文气象年际变化规律,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Pettitt检验法对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及含沙量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并分别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回归分析法和弹性系数法对水沙变化的归因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1)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分别为32.0 mm,1289.1 t/km2和33.7 kg/m3,年径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均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其突变时间均出现在1980年附近;(2)在1958—1980年和1981—2002年期间,流域年水沙关系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但是2003—2015年期间流域年径流—输沙关系的相关性明显减弱,水沙关系难以用确定的回归方程来表征,其主要原因为流域内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施特别是淤地坝的建设,削弱了流域的水沙关系;(3)双累积曲线法、回归分析法和弹性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人类活动是引起昕水河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传统的经验统计法确实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及水沙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夏露;马耘秀;宋孝玉;秦扬芳;毕如田;吕春娟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48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
建筑与水利
水沙变化归因分析水沙关系黄河中游人类活动
《水土保持学报》 2021 (6)
黄土高塬沟壑区绿水的水文过程及其对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109-11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259)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青年基金项目(201901D211352)山西省优秀博士来晋工作奖励基金项目(SXYBKY2019043)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0BQ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