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铸体薄片面孔自动提取研究OA北大核心CSCD
Study of automatic extraction porosity using cast thin sections for carbonates
岩石孔隙是储层储集油气的重要场所,通过铸体薄片进行岩石孔隙结构分析对储层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碳酸盐岩孔隙结构较为复杂,铸体薄片图像中存在大量噪声和干扰因素,致使常规方法面孔提取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引入一种多阈值铸体薄片面孔自动提取方法(ctsPore方法)进行孔隙区域提取和面孔率估计,方法综合利用HSV色彩空间中不同参数提取孔隙区域.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特点确定了一套ctsPore阈值参数,以解决溶蚀孔与噪声易混淆的问题.实验以伊拉克A油田中新统 Asmari组A段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对所使用算法进行了效果检验.算法精度和效率分析实验表明,基于ctsPore方法的碳酸盐岩铸体薄片面孔提取误差小于0. 24%.全井段铸体薄片分析结果表明,A段储层面孔率范围主要分布在6%~8%,储层较为致密,从上到下A1~A3小层的储层平均面孔率分别为6. 9%、11. 7%、5. 4%,与储层物性、沉积微相和岩性等纵向分布规律较为吻合.
杜相仪;董少群;曾联波;何娟;孙福亭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102249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面孔提取铸体薄片ctsPore碳酸盐岩储层伊拉克A油田
《地质论评》 2021 (6)
1910-1921,12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编号: 4200213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项目(编号: 242407)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 2462020YJRC005)的成果.
评论